保险基础系列——家庭保障规划思路和误区

摘 要

  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17日,在此更新一些内容并且重发。 很多客户在购买保险时候都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,每一次都要老牛口干舌燥地科普。今天写一篇文章来做一个入门级的科普,

本文首发于2017年8月17日,在此更新一些内容并且重发。

很多客户在购买保险时候都会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,每一次都要老牛口干舌燥地科普。今天写一篇文章来做一个入门级的科普,讲讲普通家庭的保险配置思路及误区。

社保or商保?

社保是基础,商保是补充!

社保作为一种福利,是保障的基础,优点是投入少回报高,缺点是保障范围、额度、报销比例不足。

商保是作为社保的补充而存在,保障范围全、额度高、(先行社保后)报销比例高,不过相对应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,需要自行配置。

误区:

1、有社保了,不需要商保;

2、社保没用,国家都是坑人的(Whaaaaaat?)

原则:

1、如果可以,社保必须有;

2、社保加商保,生活更美好~

更新:

1、这几年,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、器材加入到社保报销名单,并且大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价,社保医疗报销变得更加的给力和重要。

2、随着社保养老金领取标准连年上调,社保养老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,同样必不可少。

所以,社保必须有!没有的想办法上!

给谁买?

所有人都要买,除非觉得保险是骗人的(既然这样干吗要点开这篇文章……)。

误区:给孩子花大几千上万买保险(先不说买对没有),而作为家庭支柱的宝爸宝妈却在裸奔……一厢情愿觉得自己年轻不会生病,省点钱。但是一旦生病或者出意外,那就是扛不起的大事儿!

原则:按照从经济上对家庭贡献程度,挣钱越多、应该买的越多、买的越早。说白了如果非要拍个先后顺序,先保家庭支柱,后保其他人;先大人,后老人小孩。

更新:

随着这几年保险产品的丰富及互联网产品的普及,基础保障型的保险对于经济的压力也在减少,更应该给家人买上保险。

买什么?

误区:买了很多理财型,没有保障型产品,出了事儿赔不了(骂保险是骗人的)

原则:先保障,后理财;保障做不全,别考虑理财。

家庭成员所需保障内容明细:

宝宝:意外险、重疾险、医疗险

大人:意外险、重疾险、医疗险、定期寿险

老人:意外险、医疗险为主,重疾险、防癌险为辅(比较贵,看情况配置)

更新:

作为养老规划重中之重的年金保险,是需要靠时间来复利发酵的,买的越早收益越高。

什么时候买?

现在!现在!现在!

当然了,如果有个很厉害的算命先生,能算出来什么时候出意外、什么时候得病,请联系我,我也想省点钱,提前算好等待期买巨额保险。

误区:

1、缓一缓再买,不着急;

2、我有保险了,都齐了,以后再也不用买了。

原则:

1、越早买越好,因为医疗、重疾险是有等待期,未来是什么样,谁也不知道;

2、定时检查保障内容和额度,随着收入的增加,家庭情况的变化来修改保障计划。

更新:

除非保险公司有要求,买保险前后请勿自行体检……言尽于此。

买多少?

重疾险保额:约年工作收入的5倍。收入分为工作收入(主动收入)和理财收入(被动收入),无论生病与否,被动收入仍然存在,因此重疾险保额达到年主动收入的5倍左右即可。

寿险保额:约10倍年工作收入+已有债务,需覆盖还债周期。有特殊需要可以加到更多。

医疗险保额:现在几百万保额的医疗险很多,很便宜,构不成负担。

误区:因为经济原因,每个险种都买了,但是保额不足。

原则:先满足保额,后满足保费。可以先配置消费型、定期型,如保障20年、保障至70岁,后配置终身保险。

保额一定要足够!保额一定要足够!保额一定要足够!

重要事情说三遍!

更新:

1、随着整体医疗水平的增加、社保医疗福利的进步,以及重疾险保障责任的增加,我个人认为其实重疾险的高保额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。以前常说重疾保额做到年收入的5倍,其实现在略微缩水也并没有什么大影响。

2、定寿的重要性增加,承担的责任越多,定寿的保额越高。

如何买?

找一个专业、靠谱的保险规划师咨询。

别找保险公司的七大姑八大姨,除非他们真的很专业,或者你真的抹不开面子。千万记住,不要因为人情而买保险!

保险和法律、医疗、精算等内容息息相关,专业性极强,家庭保障设计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搞定,瞎买不光浪费钱,关键时候还不能完全管用!

更新:

这一条在任何行业、任何时候都不过时。

科普正确的购买理念

老牛之前写了很多关于保险的故事,详情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,在此简单讲几点需要重点关注的:

1、一定要如实告知!一定要如实告知!一定要如实告知!填健康告知的时候,如果保险业务员让你看都别看全选否,那么请远离。

2、选择最简单的产品,千万不要买看不懂的、巨复杂的产品。产品越复杂,越不怀好意,你懂得。反面教材举例:智X系列万能险、伪装成意外险的两全险等。

3、作为普通消费者,可以自己研究,但是不能自作聪明、轻易下决定,因为保险产品的明坑暗坑实在太多,只有我们这样天天看法律、条款的人才能分辨情况。多问几句、多搜几次,会避免很多损失。

4、不要跟风!不要跟风!不要跟风!每家实际情况不一样,保障方案自然而然也不一样!跟风的后果往往是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!马克思说过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!

5、在大陆,所有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的保险产品都是可信的,买哪个公司的并不重要,很多所谓“小公司”的产品性价比是碾压“大公司”的。选产品,一定要多对比,产品之间差异点太多了!

6、再次强调,保障型保险的真谛是,花一少部分钱来换取未来财富的稳定。如花掉10%的收入,保证未来无论发生什么意外、大病,都不用动剩下90%的财富,保证辛辛苦苦挣的钱不被侵蚀!所以,别提“返本”这个词,我真的不想再解释了。保障是有成本的,出事儿了赔钱,不出事儿把钱还给你,这么好的事儿,是你傻还是保险公司傻???

更新:

这有问题,上网搜索(推荐知乎),可以避免90%的坑。这个经验适用于几乎所有的选择和决定。

总结

保险真的是个好东西

但是保险真的很复杂

别瞎买,也不能不买

我见过太多人买了不适合的产品

然后痛骂保险和从业人员

老牛很心痛!

但是老牛一直在路上!

RECOMMEND

往期文章推荐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